哈利波特3当中哈利在岸边等待(他以为的)他父亲来救他,但过了很久都没有人出现,他才意识到那个救他的人其实就是他自己。
星际穿越中,未来的Cooper在五维空间里向过去的自己发送信号启示自己怎样拯救即将毁灭的地球和他自己。
其实过去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也许并不需要时空旅行或者更高维度的空间才能实现交流,就像黑客帝国里先知说的,你每一刻的决定冥冥之中都已经由你自己做好了,只不过我们还不知道、不了解它,所以不能see past it,而后我们才会慢慢了解那时的自己,和自己那时做出的选择。
爱
感觉这集的主题是爱。一开头Neo被困在Trainman那里,遇到程序一家,父亲说他要去法国人那里求情,因为他想让孩子活下来。后来小女孩Sati被寄养在先知那里,先知奶奶和随从也是对她百般宠爱。看到那张可爱的脸,也很难不爱吧!
然后就是Neo和Trin的爱情。Architect对Neo说,前五任救世主都对人类充满依恋,而Neo的对象更具体,那就是Trinitty。第一集Trinitty用吻救了Neo,第二集Neo用超能力救了Trinitty,每次相遇他们都要kiss…… 好媚俗(关键是表演里也没看出火花啊)
另一对是Link和Zee(Link是接线员
所谓自由意志,无非是可能性空间的大小,是跟能力和资源匹配的。自由意志的争夺,是以能力和资源为基础的PK,是政治,是战争。 剧烈的社会变革,必然有史诗般的战争相伴。社会系统的震荡,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即使是总设计师和改革旗手,也有裹挟其间、不知所终的一面。
影片中设计师和先知的存在和表情,多少有种对”人类以为自己拥有自由意志“的讽刺。(实际上,每个人类的绝大多数选择都是事先安排好或可预测的,只有赋予准系统级权限时,人类个体的能力才有可能配得上拥有自由意志。难道墨菲斯不也像一个具有目的明确的程序吗?)
设计师和先知的不同在于,设计师在乎”等式的平衡“,”能接受任何水平上的生存“,认为自由意志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先知始终愿意通过自由意志内蕴的“不平衡”,以”失控“的方式去探索可能性空间,跳出局部最优去寻找全局最优。
两种方式都有风险,是机器文明维持生存、探索生存意义和进化路径的基本方法。
影片同时是一个社会隐喻。它给出了两种社会形态
在迷局之内,打斗是最没看点的事。
显然,设计师不在程序之中。服从命令是不是人性的弱点?服从命令是从重的一种表现。
有选择的人只是在高级的局中,非此即彼,也不是自由。余数之和是救世主,不在程序之中,不在五行中。救世主即造物主,是广泛的拥有创造力的人,违反现有世界的常理,尽量从正面解决世界的问题,归属于改变世界的门类。
万事万物,相生相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升级越快,毁灭越快,这是悲观的一面。悲剧启示了人类避免悲剧。追随内心的声音去做选择,不论对错。悲剧不值得经历
这是我看过最牛逼的系列电影。
先顺序讲故事,就是建造师建造的矩阵不免有bug,不论是人类觉醒,还是程序变异,这些东西积累多了矩阵就会崩溃,所以就出现了救世主(可以说是人和机器的结合),他本人无记忆觉得自己是人,但可以改变源代码,即超能力。前5世他都选择了融入源代码,修复bug,选择一部分人类留在锡安。
第六世发生了改变,先知——一个直觉程序,她可能是人化了,有感情了,同情人类了,她想要和平。所以他让第六世的尼奥有了爱,尼奥就变的很强大 也没有照前5世走,因为追求阴阳平衡
无限回味!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inyulanhu.com/yingshidaquan/vid-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