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哥哥的小学生活,很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迈出那一步。或许很多人的童年经历都是这样的家庭生活,曾经的我们经历过、忍受过,现在见到了也许感到熟悉的,应该的,或许轮到我们面对下一代也会是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是日记本的主人真的没有坚持下去而跳楼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有男主的机敏,面对下一代也真的该反思之后再决定如何抚养教育。
故事和“阳光普照”有些相似之处。整部片子是压抑的氛围,观感是沉闷的,剧本本身就是带有戚悲情感,导演在拍摄时配色都是冷调黑白为主,灯光都是偏昏暗的
原文链接: 年少日记:优绩主义的窒息与挣扎,以及提出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前几天在飞机上终于把想看已久的《年少日记》看完了,作为父亲,看哭了眼眶。群友问我“是否推荐看?” 我说,如果自己是父母,或者自己的原生家庭有过痛苦的记忆与长期伤害,比较容易产生共情。或多或少,东亚的“中产“家庭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电影中的原生家庭问题,这可能也是这部电影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的原因。郑有杰作为家里唯一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却从来没有被这个家庭视作是家庭的一员,即使是自己的弟弟郑有俊
近日,香港电影《年少日记》在国内上映。这是导演卓亦谦第一部导演长片作品,也凭借该片夺得金像奖「新晋导演奖」及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
虽然是新人导演,但卓亦谦在电影行业已十年之久,做过《激战》的助理编剧、场记,还有参与编剧《今晚打丧尸》《杀破狼·贪狼》。2019年他的《年少日记》成为第五届“首部剧情电影计划”大专组获奖作品,并因此获得拍摄资金。
作为导演处女作,《年少日记》收获很好的成绩单
独自一人包场看完电影,已经很久没看过这么悲伤的电影,没有这么止不住地流泪。我自认是比较寡情的人,却在电影院里控制不住。
如果仅仅是对男孩的悲剧表示悲伤,那不足以共情,因为我的童年至少还算幸福。有伙伴,学业压力也不大,父母虽说有打骂,但也没有多高的教育要求。我小时候的家庭谈不上有多快乐,但完整,我的校园生活至少是快乐的。
10岁的郑有杰是相当懂事的,可见来自老爸的打骂式教育确实有效,如果不是对成绩与才能上有所要求,他至少能长成一个温暖的人,懂得关心他人照顾别人感受
《年少日记》热播剧情片 可是爸爸,你知道我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jinyulanhu.com/yingshidaquan/vid-51369.html